Pasta
大家第一次煮意麪的時候
有沒有發現煮了很久
但吃起來還是“夾生”!還是很硬!
首先是因為意麪的品種、形狀不同
煮熟的時間也不盡相同
所以一定要參照包裝上的時間去煮
圖上兩款分別為長麵和通心粉
可以看到包裝上建議煮制的時間是不一樣的
一般長麵的時間會短一些
而比較厚實的短麵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
那麼除了時間上的控制
還有什麼因素會影響煮麪呢?
怎麼煮出完美的意麪?
1.選儘可能大的鍋,放盡可能多的水!
普通麪條從生到熟的過程,會“吃”掉很多水,而意麪則需要更多的水。
原因是意麪在煮的過程中會釋放大量澱粉,需要足夠的水來稀釋。
水太少會導致意麪互相粘連,受熱不均,就會導致外部糊了裡面還是硬的。(在鍋中加入橄欖油也是防止粘連)
2.加鹽!
面水鹽的配比基本為:100g:1L:7g,如果實在拿不準,準備好一個小秤就OK啦~(當然,撒鹽的姿勢要帥!)
由於意麪比較“堅韌”,所以意麪的成品通常靠醬汁託舉,這也是意麪醬汁都很濃稠的原因。
意麪沒有底味,所以在吃一些不依靠濃郁醬汁,且口味清淡的意麪時,就需要加鹽來提味。
鹽不僅能給麪條賦予底味,還能改變水的沸點,但更重要的作用是強化麪條的筋度,讓它的口感更Q彈,不易軟爛。
3.煮制時間
根據包裝上的建議煮麪時長
如果想吃硬一點,可以少煮2-3分鐘
如果想吃軟一點,可以多煮2-3分鐘
當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意麪都煮不到所謂的“軟”。
意麪本身沒有什麼味道,它只是味道的載體,它主要的優勢就是提供了這種堅韌彈牙的口感。
下次煮麪時,注意以上這幾點,相信你一定能告別“夾生”,煮出餐廳水準的完美意麪!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