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其中最关键、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阶段 —— 储备期。
储备期不是瞎练,它是为“后面爆发”埋地雷
很多人一听“储备”,就觉得是不是“先随便练练”,没啥特别要求?
恰恰相反。
储备期练不好,你整个周期就白搭。就像盖楼没把地基打牢,后面你再怎么精雕细琢,都会塌。
储备期的核心任务:堆容量、攒肌肉、建基础。
所以这一阶段我们要用中低重量,把训练量拉上去,重点放在肌肉围度、动作模式、力量储备这几个维度。
储备期怎么练?三件事要做到
① 重量区间:50%~75% 1RM,用得住但有压力
别一上来就冲大重量。这个阶段你更应该 “练到位”,而不是“练极限”。
举例:
如果你卧推极限是 100kg
储备期就用 50~75kg 来做 8~12 次的训练
常见组数方案:5×8、4×10、3×12,都可以用
这个区间能保证你既能堆容量、又能维持技术动作标准,把动作“打磨平滑”。
② 用“22 法则”实现递进式增重
“22 法则”怎么理解?
比如你正在做 5×8,如果最后一组你能做到 10 次甚至更多,那说明你已经超量完成。
下一次训练,就可以加 2.5% 的重量,实现“渐进超负荷”。
避坑提醒:别一口气猛加 5kg,增重要细水长流,尤其自然训练者。
③ 每 3~4 周安排一次“减载周”
训练不是一直往上冲。
储备期要安排减载周,不然就是过度训练。
减载周的方式:
要么减少组数一半(比如 5×8 变 3×8)
要么把重量减 15%~20%
这一周的任务是让身体恢复,为下一阶段积蓄力量。
就像游戏里的回血点,回血之后继续冲。
储备期动作怎么选?稳扎稳打为主
这个阶段不是拼花样,是要打基础。
推荐主力动作:
卧推 / 杠铃划船 / 深蹲 / 硬拉(或罗马尼亚硬拉)
哑铃推肩 / 引体向上 / 俯身飞鸟 / 坐姿腿举
每次训练围绕 1~2 个主项 + 1~2 个辅助动作,组数控制在每个动作 3~5 组之间。
别贪多,练完主项精疲力尽就对了,别再额外堆 8 个动作。
储备期的心态也很重要:别想保持腹肌
这个阶段要敢于吃、敢于长点脂肪。
别盯着腹肌,别怕自己“胖了”,因为 你不是胖了,你是在堆料。
你要知道,脂肪是“副产品”,肌肉才是“主产品”。
增肌期不长肌肉你在干嘛?保持低体脂又练不出围度,只会白白浪费时间。
储备期没堆起来,转化期就是空放炮,冲刺期拿什么打爆发?
总结一下
储备期做得好不好,决定你一年能练出什么成果。
重点就是:
用中低重量堆组数,打好基础
学会用“22 法则”推动渐进式训练
不要迷信腹肌,不要追求“练完每次都炸了”的虚假满足
每月减载一次,恢复 + 进步同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