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卡夏、白披薩:乍一看,這些產品似乎很相似,但實際上它們之間存在著重要的區別。需要澄清的是:雖然羅馬流行的白披薩在所有烤爐中的製作過程大致相同,但佛卡夏在不同地區的製作方法卻大相徑庭。讓我們從熱那亞佛卡夏開始,嘗試將產品標準化,以便更好地解釋其獨特之處。
佛卡夏
佛卡夏採用的是用00號麪粉、水、油、酵母和鹽製作的柔軟麪糰,麪糰表面有細密的氣泡。佛卡夏的軟硬程度可以有高有低,或者略微酥脆。與羅馬白披薩一樣,佛卡夏的麪糰中也可以加入大麥麥芽。
水合度,即每公斤麪粉中水分的百分比,在55%到60%之間。特級初榨橄欖油含量充足,使麪糰柔軟。加工過程可持續3到10小時。
製作佛卡夏的關鍵在於在烤盤中的二次發酵:第一次發酵在麪糰揉好後進行;第二次發酵則在將分好的麪糰攤在抹油的烤盤上時開始。將佛卡夏攤在烤盤中,靜置長達4個小時,酵母有機會在進入烤箱之前充分發揮作用:麪糰緩慢膨脹,內部產生微氣泡,使麪糰均勻膨脹,從而確保佛卡夏特有的細小氣泡。
佛卡夏在烘烤前會塗抹油和鹽:有些佛卡夏,例如熱那亞佛卡夏,會使用真正的鹽水並加入油。烘烤過程不會爆炸,溫度在240-250°C左右,直至表面呈金黃色。由於在烤盤上塗抹了油,佛卡夏在感官上保持柔軟,底部略帶酥脆;麪包屑細膩輕盈。
白披薩
白披薩在羅馬非常受歡迎,它與佛卡夏披薩原料幾乎相同,但配方和加工工藝卻截然不同。白披薩麪糰由水、00號麪粉、酵母、鹽、糖、豬油或特級初榨橄欖油製成。
麪糰中的水分比佛卡夏高得多,水合率高達80%:這確保了麪糰保持更柔軟,擀制起來也更復雜。白色烤箱烤披薩的準備時間大約需要3到8個小時。
麪糰幾乎總是直接揉制,也就是說,所有原料都依次放入攪拌機。麪糰的第一次發酵時間最長,需在帶蓋的容器內進行;之後,將麪糰分成小塊,再進行一次較短的靜置,使麪筋鬆弛,以便擀開。
將白色披薩麪糰小心地拉伸,使其呈舌頭狀,並保留內部產生的發酵氣體。拉伸完成後,將其放在前臂上,並鋪在撒了少許麪粉的木鏟上。在拉伸過程中,在表面撒上鹽和特級初榨橄欖油;之後立即用指尖按摩麪糰,烘烤即可。
烤箱溫度高達300°C左右,烘烤過程直接在耐火表面上進行,無需使用烤盤。白披薩中的酵母在烤箱中爆發性地活躍起來,形成了其獨特的明顯氣泡。新鮮出爐的白披薩呈金黃色,充滿氣泡;餅底酥脆,餅皮融化,氣泡清晰可見,方便您輕鬆將披薩切成兩半,並在裡面填入冷盤或乳酪:主要的餡料通常是摩泰臺拉香腸。
文化和地區差異
披薩和佛卡夏與義大利的地域文化和傳統息息相關。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變化和詮釋,創造出了形狀、口味和口感的多樣性。例如,那不勒斯披薩以其薄脆餅皮和高而柔軟的邊緣而聞名。而熱那亞佛卡夏則以其柔軟的口感和簡單的配料而聞名。這種文化多樣性進一步豐富了義大利的美食全景。
來源: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