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審美是怎麼樣,就暴露了你是怎麼樣的生活狀態

你的審美是怎麼樣,就暴露了你是怎麼樣的生活狀態
博客手艺

審美從不是“會不會穿搭”“懂不懂藝術”的單一能力,它更像一面鏡子,清晰照出你當下的生活狀態——是潦草應付,還是認真對待。

審美從不需要去迎合高階,而是一種從容的對自己的身體和心理舒適的一種美的體現。

審美也不一定需要很多很多錢,但是它需要對自我的高度關注和有意識的去培養。

你的髮型、面板、穿搭、妝容的審美里,藏著“生活優先順序”。

頭髮亂糟糟的、衣服皺巴巴的、穿搭不合適......這不僅是體現出了審美,也在暴露著生活狀態,可能是缺乏對自我的關注、生活環境的窘迫、平日裏對於美的東西關注很少,沒有協調的審美能力等。

總說“沒時間打理”,本質是把“讓自己舒適好看”排在了工作、瑣事之後,折射出對生活的敷衍態度。

你的審美是怎麼樣,就暴露了你是怎麼樣的生活狀態

你的審美里也藏著“感知力濃度”,這個不僅是對審美的感知力,也是對生活的體驗能力,對生命的鮮活感受能力。

能發現路邊角落裏蓬勃生長的小草、某棟建築的流暢的線條等,這些一直都有,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發現。這需要有對生命的感知,是因為你願意慢下來觀察生活,以及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來支撐你去善於發現這些美的敏感度和精神世界。

反之,對美麻木,毫無審美,也無法對周遭的事物和生命產生感知,感受不到花兒的鮮豔、感受不到秋風的涼爽、感受不到金黃的秋桂...這不僅是審美的停滯,也是往往生活被“快節奏”填滿的訊號。

你的個人審美里也藏著“自我接納度”,生命本就五彩斑斕。

例如很多朋友不敢嘗試亮色、總覺得“好看的不適合自己”,本質是對自我的不自信;而能穿出自己風格的人,往往更接納真實的自己。不要在還未嘗試的時候,就因為恐懼,抗拒適合的可能性,因為抗拒的不僅是一種色彩和風格,而是那個勇敢和真實的自己。

你的審美是怎麼樣,就暴露了你是怎麼樣的生活狀態

如何去提高自己的審美?不需要去花費太多的功夫,從4個日常動作輕鬆提審美:

  • 1.做“美”的收集者:每天花5分鐘存1張喜歡的圖(穿搭、家居、風景都可),定期整理,慢慢會發現自己的審美偏好。

  • 2.給生活“加一點精緻感”:不用買貴的,比如用好看的杯子裝水、給桌面擺一盆小綠植,從“將就用”到“選喜歡的”,審美會在細節裡提升。

  • 3.主動“接觸高質量審美”:每週看1部畫面優美的電影(如果不知道怎麼選,那可以優先選擇評分高的經典電影)、逛1次免費的藝術展/文創店,讓眼睛習慣“好的審美”,慢慢會形成“審美直覺”。

  • 4.從“模仿”到“內化”:看到喜歡的穿搭,先分析“為什麼好看”(顏色搭配/版型比例),再結合自己的特點調整,而非盲目照搬,逐漸找到自己的風格。

  • 不必一味追求“高階感”、追求時尚、追求熱度潮流、又或者迎合別人口中的“適合的風格”。真正適合自己、能讓你感受到生活美好的,就是好審美;重要的是透過審美,讓生活從“將就”變成“講究”。

從今天起,做一件“爲了好看”的小事——哪怕只是把亂糟糟的桌面收拾乾淨,你會發現,審美提升的同時,生活也在悄悄變甜。

你的審美是怎麼樣,就暴露了你是怎麼樣的生活狀態

學會去敷個面膜、洗個乾淨的頭髮、整理乾淨的面容、搭配一套顏色協調的服裝、在衣服上多一個喜歡的裝飾...再到學會欣賞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美、學會搭配、學會享受生命......最後甚至會自己創造更多的美,創造出自己獨一無二的審美。

從細微處發生變化開始,慢慢改變自己的生活。培養審美,其實深層次的,是培養自己生命的狀態、生活的姿態。

博客手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