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
如果人类能创造生命,那死亡还算什么?
可悲的是,
我们总以为自己在向上帝靠近,
却没发现,每前进一步,都在变得更像怪物。
2025年新版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上映当天评分飙到9.7,但同时评论两极分化:
有人叫它"哥特杰作",
也有人骂它"令人不安的道德噩梦"。

但无论你站在哪一边,
当那具尸体在闪电下睁开眼睛的那一刻,
你会本能地打了个冷颤。
因为你看见的,不只是科学的狂妄,
更是人类的影子。
弗兰肯斯坦/科学怪人

维克托·弗兰肯斯坦,年轻、聪明、痴狂。
他的母亲死于疾病,那一刻他发誓他要战胜死亡,随后便开始了"造物"研究。


他偷尸、缝合、计算、通电。
每一步都像在赌命。
那晚雷声大作,闪电劈落。
桌上的尸体动了。
心跳声响起的瞬间,他的眼神从狂喜变成恐惧。
"成功了"!
他喃喃着,却在下一秒后退。
因为他造的不是奇迹,而是诅咒。
那具拼凑而成的身体抬起头,
带着混乱的灵魂、破碎的意识、婴儿般的哭腔。
维克托逃了。
留下了一个不知道"自己是谁"的生命。
造物走进世界。
他以为那里有阳光、有笑声、有温暖。
可迎接他的,是火焰与石头。
人们看到他就尖叫、逃跑、殴打。
他藏在森林里,看远处的家庭围坐在火边。
那一幕,他眼眶湿了。
他学人类说话、读书、笑。
但每次靠近,都会被赶走。
直到他遇到一个盲老人,
那人听不见他的丑陋,只听见他在说孤独。
那一刻,他第一次觉得,自己或许也算人。

但当老人家的儿子回来,看到他那张被缝合的脸,
世界再次碎了。
刀、火、咒骂。
从此,他不再想成为人。
他要让那个创造他、又抛弃他的人,
尝尝孤独的滋味。
造物找到了维克托。
那场对峙,是全片的灵魂。
"你造就了我,还当我是怪物,我要让你流血,让你卑微,你造就了我,但从今天起,你要听我的话"。
几句话,让人毛骨悚然。

于是,他开始复仇。
维克托弟弟的未婚妻死了,朋友死了,家族毁了。
那是造物在宣告:
"如果我不配被爱,那你也别想幸福"。
可当一切都结束时,
他站在尸体前,泪流满面。
"我杀的人,是唯一懂我的人"。
复仇,从来都不是胜利。
那只是另一种孤独。

最后一幕发生在极地。
风雪呼啸,白得刺眼。
维克托倒在了船上,造物跪在他身边,轻轻抱起他,在生命的时候一刻,维克托为自己所做的事道歉。
"你恨我吗"?
他低声问。
没有回应。
只有风声。
他笑了,像个终于解脱的孩子。
"那我也该去死了"。

他拖着沉重的步伐,走进无边的雪海。
那一刻,观众屏息。
闪电远处再亮起一次,像在为他们送葬。
当灯亮起,你会发现自己在发抖。
不是因为血腥,
而是因为你看到了人性那一点点可怕的傲慢。

维克托造了生命,却不敢承担。
造物渴望爱,却被世界逼成恶。
两个人,一个代表理性,一个代表情感。
一个是人类的骄傲,一个是人性的废墟。
而他们,都只是彼此的镜像。

《弗兰肯斯坦》不是恐怖片,
它是对"创造"与"责任"的终极审判。
当科技越过界限、当人类开始篡改命运,
上帝或许不会惩罚我们。
因为祂知道,我们终将惩罚自己。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