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引进片市场真是冰火两重天啊。
一边是《死神来了:血脉诅咒》凭借血浆与恐惧收割过亿票房。
一边是星光熠熠的《伊甸》却惨遭滑铁卢——中国内地首周票房仅137万元RMB,北美同期也只有100万美元,真叫一个门庭冷落。
要知道,这可是奥斯卡导演朗·霍华德执导,裘德·洛、安娜·德·阿玛斯、"悉尼妹"西德尼·斯维尼等一众实力派明星加盟的大制作。
配置如此豪华,票房却如此惨淡,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伊甸/伊甸园/物种起源》
被遗忘的历史谜案
改编自发生在1930年代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弗洛雷安纳岛上的真实事件,至今仍是有史以来最疯狂的未解决真实犯罪案件之一。.
弗洛雷安纳岛面积仅173平方公里,位于西南太平洋,虽然气候干燥炎热,但拥有稀有的淡水资源。
这座看似荒芜的小岛,曾是太平洋海盗的藏身之所,也是捕鲸船的补给点。
更重要的是,1835年达尔文曾登岛考察,并在这里获得了物种进化的重要启发。
群岛首位长住居民是爱尔兰海员帕特里克·沃特金斯,1807年至1809年间被遗弃在岛上。
这位真人版鲁滨逊通过打猎种菜与路过的捕鲸者交易生存,最终偷船逃脱。
20世纪初,随着现代文明的焦虑与幻灭情绪蔓延,一批欧洲知识分子开始将目光投向这座遥远的孤岛,希望在此建立人间天堂。
1929年,德国医生弗里德里希·里特(裘德·洛 饰)与情人朵拉·施特劳赫(凡妮莎·柯比 饰)率先登岛。
他们唾弃资产阶级价值观的腐蚀,里特专注撰写哲学宣言,朵拉决心通过冥想治愈多发性硬化症。
1932年,海因茨·维特默(丹尼尔·布鲁赫 饰)带着怀孕的妻子玛格丽特(西德尼·斯维尼 饰)和患病的儿子哈里也来到岛上。
这个务实的德国家庭因经济窘迫投奔荒岛,希望找到一块安身立命之地。
真正的麻烦来自第三组闯入者——自称"男爵夫人"的艾洛伊丝(安娜·德·阿玛斯 饰)。
她带着两个情人高调登岛,宣称要建造豪华度假酒店,生活奢糜放荡,与岛上原有的俭朴氛围形成强烈对比。
原本就资源匮乏的孤岛,因为新成员的加入而变得更加拥挤。
表面的和谐很快被撕破,生存竞争开始显现其残酷面目。
电影最震撼的场面莫过于玛格丽特分娩那一夜。
她独自面对一群野狗的包围,一边击退野狗,一边艰难地将孩子生下。
这一幕成为全片最具张力与象征意义的场景——在极端环境中,生命本能与母性意志爆发出的力量,远比任何哲学宣言都更加真实。
然而,这震撼的生命力量并未带来希望,反而预示着更深的撕裂。
随着干旱持续、物资匮乏,人性的阴暗面逐渐浮出水面。
里特口口声声的素食主义在饥饿面前不堪一击,开始破戒打猎,甚至暗中偷取维特默家的食物。
男爵夫人更是不择手段,试图以性换取物资,失败后直接强抢。
1934年3月27日,男爵夫人和一名情人神秘失踪。
玛格丽特声称她们要前往塔希提岛,但并没有船只停靠记录,男爵夫人也未出现在塔希提岛。
里特和朵拉的说法完全不同,他们声称听到尖叫声,怀疑洛伦兹因爱生恨杀害了男爵夫人。
几个月后,洛伦兹的遗体在马切纳岛被发现,早已风干成木乃伊,而该岛并不在他原定航线内。
同年11月,里特因食用变质鸡肉中毒身亡,令人费解的是,他是素食主义者且应该能分辨肉类是否变质。
文明的意义与价值
朗·霍华德通过这个历史碎片提醒观众一个往往被忽视的真相:人类社会的形成并非妥协或堕落,而是进化意义上的成功。
我们通过制度、分工、合作与道德约束,才得以规避个体在自然状态下的脆弱与危险。
讽刺的是,如今岛上确实建起了一家酒店,由当年电影主角幸存家庭的后代经营。
这一细节为整个悲剧增添了一丝黑色幽默——乌托邦建设者的血与泪,最终成就了他们最初反对的商业文明。
尽管票房失利,《伊甸》依然是一部值得深思的作品。
汉斯·季默的史诗配乐为弗洛雷安纳岛营造了阴郁压抑的氛围,电影的色彩校正也为这种氛围增添了深度。
也许,这才是伊甸留给我们最珍贵的启示——人性经不住考验,但文明值得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