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上映的體育勵志片《心靈投手/棒球新秀 / 新手》,由《弱點 / 守護有心人(港) / 攻其不備(臺)》導演約翰李漢考克執導,改編自2000年發生在美國德州的真實事件,由好萊塢男星丹尼斯·奎德主演。
一個35歲高齡高中老師,和學生們打賭,從而以年齡最大的菜鳥登上美國職棒大聯盟MLB的故事。
電影從男主角的兒童時期講起,因為爸爸是美國海軍徵兵官,吉姆·莫里斯小時候必須得跟隨父親的調動,在美國各大城市搬家。
這種居無定所的日子影響他交朋友,也讓他的棒球愛好時常被搬遷打斷。
加上嚴厲的父親幾乎從不看兒子比賽,吉姆人生前10多年一直寂寞地打著球。
直到吉姆搬家到了德州的大湖市,一個鎮上百貨店棒球用品都不賣的地方,似乎徹底斷絕了他的棒球夢。
時間過得很快 ,若干年後結婚生子的莫里斯成了鎮上高中的物理老師,兼任學校貓頭鷹棒球隊的教練。
棒球隊的成績一直很差,面對隊員們的消沉吉姆一籌莫展。
爲了訓斥滿臉不在乎的隊員們 ,莫里斯決定自己當投手,來錘鍊一下棒球隊打者意志力。
沒想到捕手被莫里斯的球速,震到手掌發麻,莫里森也被自己的球速給驚到。
由於年輕時打棒球肩膀和手臂多次受傷,對於這項運動莫里斯有點又愛又恨。
他和妻子曾達成一致:不在訓練中認真投球,免得舊傷復發甚至生活都不能自理。
這次爲了教育學生,他還是開戒了,而且一發不可收拾。
雖然教練拿出真本事來激勵球員,但隊員們還是什麼長進,在一次熱身賽竟然2比22慘敗。
莫里森大怒開始訓斥隊員,告誡他們不要忘記什麼真正的夢想。
隊員們反問他:“你一直讓我們追夢,那你有追求過自己的夢想嗎?我們見過你投球的速度快得驚人,也零星聽過你打過小聯盟的故事。
你的夢想是什麼?
教練可不可以別隻教訓我們,自己也勇敢地再去挑戰下大聯盟!”
莫里森覺得這是個激勵隊員的好辦法,於是和小夥子們達成約定:如果棒球隊能闖進地區比賽決賽,自己就會再嘗試一次挑戰大聯盟。
訓練結束後莫里森路過公路超速測速儀,他突發奇想想測測自己現在的球速。
鉚足勁投出一顆球顯示是時速78英里,這樣的球速在高中聯賽都不算頂尖。
他有點心灰意冷地開車回家,就在莫里斯開車離開時,年久失修的測速儀顯示了真正的球速:時速98英里!
莫里森用超速測速儀測球速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貓頭鷹棒球隊的小夥子們,像打了雞血一般連續贏得比賽。
在一場關鍵的對決中贏下曾羞辱過他們的對手,他們進入了決賽。
在休息室內隊員們排著隊走到莫里斯面前,輪流對著他說:教練該你去追夢了。
隊員們實現了他們的承諾後,吉姆莫里斯也必須面對自己心魔。
教練,該你去追夢了!
他開車帶着兒子和還在穿尿布的女兒,來到MLB大聯盟在德州的業餘選秀會。
塔帕灣魔鬼魚隊的球探認出了他,還以為他是帶著自己的年輕隊員測試,沒想到是35歲的奶爸自己親自上場。
給女兒換完尿布後,終於輪到莫里斯上場。他心無旁騖地隨便投了幾個球,球探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測速槍。
都是98英里時速,在美國棒球大聯盟都是頂尖水平。而這個35歲的大叔已經很長時間沒打職業棒球了。
事後認識莫里斯的球探告訴莫里斯:“如果回俱樂部,我跟老闆說簽了你這麼大的年齡的球員,他們肯定會笑話我。但如果不把這種情況上報,我就會被開除。”
球探對莫里斯表示讚歎
幾天後,多個大聯盟球隊的電話紛至沓來,但妻子臉色並不是很好看。過去莫里斯也打過小聯盟。但多次受傷,讓他情緒極其不穩定,和妻子吵架吵到差點離婚。
這次妻子並不想讓丈夫再冒險,除了怕再次失望,最主要的問題是收入。
在美國的職業棒球體系,分大聯盟和小聯盟,小聯盟算是預備隊的性質。小聯盟大概不到3%的人能上大聯盟,剩下97的人%都是陪練
小聯盟球員薪水極低 ,2000年初時平均月薪在1000美元。電影中莫里斯簽約的2A球隊月薪是600美金。
而且賽季期間纔會發薪水,換算成人民幣每個月不到5000元。
這點錢在中國內地的大城市,夫妻倆一個孩子都都很難養活,但吉姆莫里斯有三個嗷嗷待哺的孩子。
莫里斯有一家子要養
莫里斯苦口婆心告訴妻子,這是這可能是他最後一次機會,這樣才達成夫妻之間才達成一致。
小聯盟的生活和想象中一樣艱苦,跨城市的比賽每天坐大巴都有7、8個小時,35歲的莫里斯只能咬牙堅持。
雖然幾個月後他從2A升到等級更高的3A,但家裏的妻子感覺很難再負擔下去。
莫里斯和妻子達成一致,賽季結束後選擇放棄迴歸家庭。
就當莫里斯和妻子做出艱難決定後,3A球隊主教練通知他去辦公室。關上門後教練表情凝重地告訴他,他在隊中最好的朋友在9月擴編中被叫上了大聯盟。
教練覺得莫里斯跟他關係最好,就讓莫里斯去轉達這個好訊息。
莫里斯尷尬地答應了,教練話鋒一轉說:“你也收拾行李吧,因為你也被同時拉上大聯盟了!”
電影的末尾,莫里斯和隊友來到大聯盟的球場,被恢弘的建築和寬闊和豪華的休息室給震撼了。
除了莫里斯的家人和高中棒球隊的球員,大湖市很多的父老鄉親也來到了球場,來見證他們的老鄉來到棒球殿堂。
莫里斯在投手休息處-牛棚等待著,比賽很快來到第八局,魔鬼魚隊落後比較多。
教練可能覺得現在是鍛鍊“菜鳥”到時候,便讓35歲的吉姆·莫里斯上場,隊伍裡年紀最大的“菜鳥”。
莫里斯終於登上大聯盟
整部電影的最高潮終於來了,莫里斯緩慢地從牛棚跑到投手丘,投手教練只簡單地說了一句:沒別的,搞定他。
從訓練場來到大聯盟投球丘,莫里斯用了15年,但三振第一個大聯盟打者,吉姆莫里斯只用了3顆球。
電影的最後一場戲,一直對吉姆莫里斯非常嚴格,從不去看他打棒球的父親來到現場。
他對兒子說出那句著名臺詞:it was ok to think about what you want to do
until it was time to start doing what you were meant to do.
在開始做你註定要做的事情之前,想想你想做什麼,這是可以的。
莫里斯和父親在那一刻達成了和解,他把自己第一次大聯盟比賽球送給了父親。
父子也達成和解
《心靈投手》最後一幕讓我淚流滿面,雖然只是看到別人追夢成功,還是為這樣的成就感到高興。
我們每個人面對心中的夢想,多數人都只是在想想。真的放手一搏付出實際行動其實並不多,因為現實中多數時候搏一把,最終還是會一無所獲。
但人生只有一次,我的朋友,不試試怎麼會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