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現實和小眾群體,一直是這幾年華語電影的趨勢。
不光是是內地電影,臺灣電影和香港電影都不約而同的轉向關注現實。
像是去年,就有一部電影,它以聾人作為物件。
該片豆瓣評分高達8.3分,併入圍多項大獎。
這就是香港電影---《看我今天怎麼說》。
本片由香港知名導演黃修平執導,新生代演員鍾雪瑩及遊學修和聾人演員吳祉昊共同演出。
鍾雪瑩更是以生動又自然的演技詮飾聽障人士,更因此奪得影后。
電影描述三位赤誠的聾人青年:子信(遊學修 飾)來自聾人家庭。
雖然生活滿是障礙,卻用手語活出自信。
素恩(鍾雪瑩 飾)小時候植入了「人工耳蝸」,艱辛學習及採用口語。
努力地去做個「正常人」,努力融入社會之中。
Alan(吳祉昊 飾)也使用人工耳蝸,口語能力跟素恩相若。
但也懂得手語,是子信的莫逆之交。
他認為聾人應該盡力與不同的人溝通,開拓世界。
友情把三人連上,彼此生命經驗的不同,撞得他們遍體鱗傷,卻也引領他們去探索自我。
鍾雪瑩在電影中扮演裝有人工耳蝸的聽障人士。
她除了手語之外,必須演出聽障人士發音時獨特的發音。
她扮演的素恩是集合了很多人的人生。
她和很多聽障人士聊天會集大成的成果,要進入角色的內心世界更是挑戰。
電影中,她在家長的的期待下,透過大量的自身努力,以便讓自己的生活可以自在地融入正常人的世界。
然而,在遇見同爲聾人但以手語為傲的遊學修與吳祉昊後,開始對於使用的語言以及自我認同有了劇烈的轉變。
現實生活中,鍾雪瑩也曾走過自我認同的掙扎。
她坦言:「『相信自己』是一個過程,每個人在不同的時間點都會發現自己。
有人過程較長,有人可以只花兩個月。
在身份認同的過程必定有苦惱的階段。」也期許大家看完電影后能從其中找到相信自己的力量。
遊學修爲了詮飾不用人工耳蝸的聾人,手語必須打得非常流暢。
他早在開拍前2年便開始始勤練手語,還要模仿聾人的口語聲音和說話的口型,相當敬業。
這部電影自上映後,口碑炸裂,好評無數。
本片的優秀之處在於它的角度選得很好,它將聾人這一物件和自我認同這一主題聯絡在一起。
電影沒有著墨於展示聾人的世界有多艱辛。
而在於呈現他們只是和其他人一樣努力生活的普通人。
他們並沒有因為自己是聾人而自卑。
他們相信並接納自己,他們同樣活得很精彩。
透過他們的故事也讓我們普通人明白:我們每個人都有不足,接納自己相信自己就好了,自己的人生同樣精彩。
這是本片讓人感動的點。
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千千萬,但出彩的、打動人的並不多。
很多電影有了現實主義的殼,卻欠缺真誠,而這部電影則是一部相當真誠的作品。
所以它讓人共鳴,讓人感動。
本片好評相當多,絕對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