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黑淚落下,都是一場屍體的預告。
而她,還是那個冷著臉、毒著嘴的哥特少女:星期三。
Netflix全球播放量冠軍、91天破2.5億觀看的《星期三》,第二季終於回來了。
這不是"復仇者聯盟"式的熱鬧迴歸,而是一封寫給孤獨、怪胎、異類的黑信。
導演依舊是蒂姆·波頓,風格依舊黑暗、瘋批、夢魘纏身,但這一次,她流下的是"黑色的眼淚"。
而這場噩夢,從她昏倒在一個連環殺手的地下室開始。
星期三 第二季
時間倒帶,六週前。
星期三在放假,回到家裏繼續修煉自己的通靈能力。
她找到了一宗塵封懸案:"堪薩斯剝皮手"。
這是個連環殺人狂,活剝了十具屍體,警察束手無策。
她卻輕而易舉得鎖定了對方。
但在通靈過程中,他的第一次身體失控,流下黑淚、昏厥倒地。
第二天,她就被綁進了地下室。
那個殺人狂犯錯了,他以為綁的是個普通小女孩。
但星期三不是獵物,是獵人。
幾個鏡頭後,對方變成了第11具屍體。
當她重新站起來,身後的血跡還沒幹,鏡頭卻突然轉向了Nevermore學院,那個收留異類、充滿古怪生物的地方。
她即將回到那裏,繼續當那個"不被理解"的救世主。
只是這次,她要拯救的,不止是別人。
還有她自己。
重返校園,身份早已變了味。
上一季,她擊敗怪物"海德"、揭露老師陰謀,被全校稱為英雄。
新任校長恨不得把她供起來,每個學生都想來和她合照。
但她從不是那種"校花英雄",越多人崇拜她,她越覺得無趣。
她開始懷疑:自己已經不是那個"怪胎"了嗎?
更糟糕的是,她弟弟入學了。
這不是簡單的妹妹照顧弟弟劇情。
她弟弟擁有不穩定的電流控制能力,在一次誤闖校園禁地時,意外喚醒了一個地下怪物:一個出現在校友傳說中的"造物"。
它從地底破土而出,眼神沒有靈魂,只想殺戮。
而星期三,開始流黑淚的頻率越來越高。
她的通靈能力似乎也被汙染了,強大了,但也更危險了。
她流著黑淚昏倒,意識穿越到一片墓地。
一個聲音在耳邊響起:"我是因你而死的……"
很多人以為,《星期三》是《亞當斯一家》的衍生劇、校園青春劇、魔法解謎劇。
但第二季證明,它不是這些。
它是一場關於自我的掙扎。
星期三討厭一切虛偽、討厭秩序、討厭情感繫結,但她也開始怕自己失控。
怕能力吞噬理智,怕傷害身邊的人,怕成為她最討厭的普通人。
她的通靈不再只是"看到過去",而是一步步引發未來。
屍體接連出現:被烏鴉啄瞎的偵探、從高樓墜落的學生、被奪心的狼人……
每一個死者,都似乎與她曾經交談過。
每一場死亡,都是她通靈時的倒影。
星期三的敵人不是怪物,而是她不想變成的那個溫柔、感性、有弱點的人。
而我們追這部劇,追的也不是劇情:
是想知道,長大後變成怪胎的我們,是否還能活出自我。
如果你看膩了那種每一集都有轉折的強行懸疑,你該看《星期三》第二季。
如果你曾是那個不合羣的人,被誤解、被規訓、被壓抑,那你更應該看這部劇。
因為這不是解謎劇,也不是哥特風,而是一封寫給異類的情書。
一封,帶著黑淚的信。
0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