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这期的拍照姿势,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几个拍照姿势。光靠表情管理早就不够用了,现在真正能让照片出圈的,是氛围感。
什么叫氛围感?就是那种你说不出哪里特别,但看着就很舒服,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
落日光比滤镜还重要,别浪费自然打光拍人像最怕的就是死光,尤其是正午那种顶光,拍谁谁脸大。
傍晚的落日,是自带柔光滤镜的天选打光时间,光线不强烈,刚好衬得人皮肤白、轮廓软,拍出来像电影剧照。
别直愣愣面对镜头,轻微侧身显气质正对镜头不仅没氛围,还容易显脸宽,显肩膀壮。
轻轻侧身一点,再把头转回来,眼神别盯死镜头,看镜头旁边或者轻轻看向镜头上方,像是在发呆。
这样一来脸型自然瘦下来,肩颈线条也更柔和,看起来整个人都有故事。
手不知道怎么放?让头发来帮你拍照时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手不知道往哪放,干放又尴尬。
这个时候,用手整理一下头发,假装顺一下发丝,或是把头发撩到一边,看似无意,实则心机拉满。
这样既打破了肢体僵硬,又加了一点“生活化”的自然感,照片不再死板,显得特别真实舒服。
露肤要恰到好处,锁骨、肩线才是小心机比起大面积露肤,一点点锁骨和肩膀的露出,更容易营造那种“刚刚好”的小性感。
吊带或一字肩上衣,就是氛围感的利器。搭配一个细细的项链,锁骨线条马上就成了焦点。
画面干净又高级,不用刻意卖弄,也能抓住所有目光。
微笑不能用力过猛,轻轻一笑最加分摆拍的时候,很多人为了“显得开心”笑得很用力,结果脸部用力过猛,眼神也不自然。
轻轻一笑,嘴角略微上扬,再让眼神稍微放松,像是刚刚听到了什么让人心动的句子。
这种状态最有感染力,不需要夸张的情绪表达,反而最能打动人。
景别拉开一点,人和背景要有呼吸感别把人拍得太满,尤其是这种光景很美的天台或者落日背景。
人占据画面的一半左右刚刚好,背后的城市或天空给画面留白,人像和环境互相成就,才是“氛围感”的灵魂。
拍照的时候让摄影师稍微往后站一点,拉远景别,效果会出乎意料地好。
头发别全绑,松一点才有风感头发全部扎起来会显得太利落,和柔和的光线不搭。
可以把头发放下来,或是半扎也行,关键是别弄得太整齐,让头发有点自然飞起的感觉。
身体可以轻轻晃一晃,脚尖稍微点一下,或者微微踮脚,自然的小动作都能让照片灵动起来。
下次试试这些动作,别再硬摆pose,融入当下,才是真正让照片出彩的秘诀。你的照片,不止是拍出来的,更是感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