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挖好片!
前幾天公佈的金鐘獎入圍名單中,有一部小成本電影入圍了多個獎項。
事實上,該片不止入圍了金鐘獎,也入圍了不少國際獎項。
而本片不止在內地,就連在中國臺灣,也因為演員知名度不高,顯得異常小眾。
但該片在電視播出後,卻取得不錯的口碑。
這就是臺灣電影---《啥人顧性命》。
本片由楊孟嘉執導,集結楊小黎、吳政迪、方文琳與夏靖庭等實力派演員。
它以黑色幽默的風格切入植物人長照(長期照護)議題。
揭露家庭壓力、倫理困境與人性的脆弱與堅強。
劇中女主角美蓮(楊小黎 飾)照顧植物人丈夫鄭迪(吳政迪 飾)多年。
不僅得面對沉重的生活與照護壓力,還被婆婆(方文琳 飾)強迫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
當丈夫意識全無卻仍被視為「可以繁衍後代」的工具時。
整個家庭宛如一場詭異又真實的社會實驗。
演員楊小黎此次憑藉本片入圍了金鐘獎視後。
她在片中展現出「七種哭法」,每一滴眼淚背後,都藏著不只是悲傷。
更有委屈、無奈,甚至丈夫過世後那絲「終於解脫」的釋然。
而向來以溫柔形象示人的「玉女掌門人」方文琳。
在本片中挑戰脾氣暴躁的婆婆,對丈夫呼來喝去,還會動手「敲頭」。
而飾演植物人的吳政迪,則用幾乎全程無對白、無動作的演技征服觀眾。
導演對細節的堅持,讓整部劇的荒誕更加寫實。
演員們一致認為,《啥人顧性命》不只是家庭劇或社會寫實劇,更是一帖身心靈的釋放劑。
這部作品在描繪家庭成員間深刻的情感聯絡的同時。
也透過黑色幽默的手法,反映出長期照顧者面臨的心理壓力與經濟困境。
《啥人顧性命》用看似誇張的設定,把鏡頭對準那些被社會忽略的家庭。
我們生活中的許多普通人都有照顧老人或者病人的體驗。
那種經濟和心靈上的雙重壓力常常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許多人爲了照顧家裏的老人病人,常常哪也不能去,犧牲了許多自己的生活。
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人會陷入一種很矛盾的心理。
既怕老人、病人走,又怕他一直不走。
盼著他走,理智會讓我們內疚;但情感上,他走了,對自己和病人都是一種解脫。
因此這部電影,不是一部煽情劇,而是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自己。
本片也希望提醒觀眾:不只愛別人,更要記得愛自己,珍惜眼前人、把握每個當下。
這部電影主要採用閩南語進行對白,生活味十足。
這樣寫實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卻因為演員知名度的問題,被許多人忽略,實屬可惜。
如果你也喜歡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那麼趕緊追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