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不只是擺拍,是表達,是態度,是你自己的小型MV
你有沒有發現,刷社交平臺時,那些讓你停下手指的照片,往往不是穿得多貴、妝畫得多濃,而是整張圖有種說不出來的“鬆弛感”,像生活突然暫停了一秒,讓你也想跟著躺平。
來看看這期的拍照姿勢,今天我們給大家分享幾個拍照姿勢,不是爲了教你怎麼“擺拍”,而是找到一種方式,把你此刻的狀態記錄下來,帶點懶散,帶點自我,帶點“不管別人怎麼看”。
坐著拍,纔是女孩子真正的底氣
坐地上、靠牆邊,雙腿隨意地交叉或者收起來,視覺重心瞬間下移,整個人看上去更穩、更酷。
懶散又有點叛逆的感覺,不是那種端著的漂亮,而是“老孃就是這樣”的鬆弛和自在。
這招非常適合穿寬鬆上衣+修身下裝的時候,視覺上剛好形成“上寬下緊”,整個人比例更利落,照片看起來乾淨又耐看。
別站直,越彎越高階
直上直下的身體是最沒層次的。拍照的時候,腰要彎、胳膊要彎、腿也要彎。哪怕你坐著,也可以透過一條腿微翹、手臂打彎製造出不對稱。
一旦你開始彎曲,照片立刻有了畫面感,整個人也變得柔軟。彎得好,比什麼濾鏡都有效。
比如把胳膊舉到頭頂、隨便搭在膝蓋上,或者半撐著地面,一隻手遮住臉——這些動作簡單,但張力十足,而且完全不用擔心“表情管理”。
手機遮臉,是一種高階的“不想讓你看清”
誰說自拍一定要露全臉?把手機擋住一半臉,瞬間多了神秘感,還可以讓大家把注意力放在你整個狀態和穿搭上。
尤其是戴了帽子或者墨鏡,整個氛圍感會更強。甚至拍糊一點都不打緊,反而更像抓拍的生活瞬間,而不是精心擺拍。
看似隨手,其實全是心機。
重複是視覺武器,用你的風格“洗腦”別人
一組照片裡,如果每張姿勢都完全不同,反而容易分散注意力。但如果你用相似的背景、同樣的色調、連貫的動作做成系列感,整組照片立馬變得有風格。
就像拍一部小短片,每張圖是一個片段,不需要多花哨,只要有節奏感,就能讓人一眼記住你。
比如坐著舉手、手放帽簷、側身靠牆,這些動作可以自由組合,照片之間的聯絡感會非常強。
穿搭統一,情緒自然,鏡頭纔會服你
穿得太雜太重,反而搶鏡,壓住了人本身的狀態。但只要你把顏色控制在三種以內(最好是同色系搭配),情緒就能自然地跑出來。
比如紫色上衣配同色系襪子,褲子和帽子選黑色收住畫面,整個造型看著就很“乾淨”。一干淨,氛圍感自然就來了。
真正的氛圍感,不靠濾鏡、不靠修圖,而是你穿著什麼、動了什麼、當下有沒有一點點情緒流出來。
記住:相機不重要,你的狀態才重要
很多人拍照不自然,是因為一開始就想著“我要拍得好看”。但你只要真的放鬆下來,把拍照當作一個遊戲、一個動作劇排練,不知不覺就會找到屬於你的表達方式。
拍照不是對鏡子練半小時,而是給自己五分鐘亂拍五十張,然後從裡面挑出最像你的那幾張。
有時候,最動人的一張,可能是你手剛好舉起來,頭剛好偏了一點,眼神沒看鏡頭——剛好捕捉到你在生活裡最放鬆的瞬間。
0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