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9to5Mac 揭露,蘋果史上著名的 “天線門”事件,在沉寂十五年後迎來戲劇性反轉。
軟體工程師檢視舊韌體程式碼揭示,當年 iPhone 4 令人崩潰的訊號暴跌問題,其根源並非硬體設計缺陷,而是一個隱藏在軟體演算法深處的錯誤。
錯誤的演算法誇大了訊號強度,大部分時間會多顯示 2 格訊號。手持 iPhone 時,達到特定角度,螢幕顯示的訊號會斷崖式下跌,但這種下跌,不過是真實訊號的顯示。
-----------
蘋果對此事件疲於應對,喬布斯當時還稱是使用者手握 iPhone 的姿勢有問題,不過蘋果最後還是給出了補償,在後續宣告中也提到了是訊號格數顯示問題。
工程師透過細緻對比新舊韌體版本,在系統底層檔案中發現,蘋果搞定此問題,僅改動了 20 位元組左右的資料。改動後,訊號格數顯示變得更為平滑。
------------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訊號閾值與訊號格數顯示沒銜接好。
打個比喻,如果正常的訊號值,其強度 80% 及以上顯示 5 格,79-60% 顯示 4 格,59-40% 顯示 3 格,39-20% 顯示 2 格,19% 及以下則是 1 格。蘋果錯誤演算法,可能是強度 79%-20% 都顯示 4 格,而到 19% 時突然掉到 1 格。(純比喻,非資料分析)
手掌以特定角度遮擋天線,可能正好將訊號強度從 20% 削弱至 19%,從而導致訊號從顯示 4 格變為 1 格。這也就復現了,“手握天線,訊號暴跌”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