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搭可以撞,動作必須贏
現在太多人穿得很像,但拍出來的照片一個比一個沒記憶點。
來看看這期的拍照姿勢,今天我們給大家分享幾個拍照姿勢,全是那種零裝置、零濾鏡也能拍出大片感的動作參考。
別站直了,拍照的第一步是“低”下來
讓朋友蹲著拍你,從下往上,腿部比例會被無限拉長。
尤其是短裙、運動鞋這種組合,視覺延伸效果翻倍,簡單一個站姿,就比站著拍強十倍。
身體不用太正,微微側身就有了層次感。
手部細節,是照片情緒的關鍵
不管你會不會擺pose,手別閒著。
扶太陽穴、拿飲料瓶、拉肩帶、食指點空中,每個動作都在說一個小情緒。
別覺得做這些動作做作,正是這些“戲”讓照片有了靈魂。
腿部的“錯位感”,決定了你拍得像不像時尚雜誌
拍照時不要把雙腿並著站,顯得僵硬又短。
一隻腿微彎,另一隻向前邁出一點或者交叉站立,會讓畫面顯得特別有設計感。
這種動作最適合穿短裙或者熱褲,一點點“空隙”就能創造拉長的錯覺。
表情太用力,不如“剛剛好”來得自然
別再追求完美笑容了,那種標準營業笑真的拍不出氛圍感。
嘴角帶點笑意、眼睛不要盯著鏡頭,看遠方或者低頭,纔有種不經意的鬆弛感。
你不是在拍證件照,你是在捕捉一個輕鬆的自己。
動作大一點,纔有“故事感”
你可以喝水、走路、轉頭、雙手張開,也可以故意大幅度揮手。
越放得開,畫面越真實,有種“攝影師偷拍我的日常”的自然感。
照片的高階感不是靠靜止,而是靠“假裝你正在生活”。
小配飾是動作的藉口,更是加分點
髮帶、墨鏡、斜挎包,每一個都能為你的動作提供“出手理由”。
拍照時輕輕扶髮帶,或是整理下包帶,既有動作,也有細節感。
別忽略這些小道具,它們是你跟鏡頭之間最好的“對話工具”。
九張照片不能複製貼上,要像講故事一樣
拍九宮格不是發重複九張自拍。
每一張都要有變化——一個動作在動,一個在笑,一個回頭殺,一個舉手擋光,一個低頭玩水瓶……
照片是節奏,不是模板。
穿搭不貴,但靠姿勢照樣贏
橘色T恤和白色裙子的搭配,在自然光下自帶明亮濾鏡。
這時候不需要複雜的場景,只要是陽光、綠地、藍天,乾淨背景就能讓你成為主角。
氛圍感不是靠錢砸出來的,而是靠你動起來。
拍照不是裝,而是一種表達
你可以是俏皮的、自然的、懶散的、傲嬌的,每一個動作都在傳遞一個當下的你。
真正的好照片,不是爲了別人點贊而拍,而是你看了會記得的那種狀態。
照片只是照片,姿勢纔是靈魂
很多人拍照的時候一緊張,就只剩“站著拍、拍著站”。
其實每個人都能拍出氛圍感,只是你從來沒試過把動作做滿,把情緒帶進去。
真正會拍照的人,不是站在那等鏡頭,而是用動作去“搶”畫面。
0則評論